close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白城全景
(圖片來源"Peru Travel: El Misti, Arequipa" by Latin America For Less is licensed under CC BY 2.0.)
 
2013年4月我和Sandra到秘魯阿雷基帕(Arequipa)旅遊,這座城市位於秘魯的南部,靠近秘魯與智利邊界是秘魯第2大城,海拔2,380米四周被火山圍繞,而且還都是活火山,其中最有名的是El Misti火山,整個城市有許多西班牙殖民建築,大多是使用白色火山岩石所建,連街道也是火山岩鋪設,由於整座城市以白色為主調,所以又稱為白城。
我們原計畫從秘魯首都利馬搭機去阿雷基帕,可是我在智利,從智利邊界入境路程也算方便,而且可以順道去智利北部伊基克(Iquique)去看一位朋友。所以我是從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先飛到智利與秘魯邊界的阿里加(Arica),跨過邊界到秘魯邊界城市塔克納(Tacna),再從Tacna搭3個小時的巴士到Arequipa,在巴士顛簸三個小時終於到了Arequipa。

 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 

Arequipa城市名稱由來,相傳是當第四任印加帝國國王在見到這個城市的宏偉時,說了句「Ari, quepay」,蓋丘亞語意思是「是的,你可以留下來」或「留在這裡」,我喜歡這個說法,因為Arequipa是塊美麗的土地,它不適合匆匆的過客,而是留給想要長久留下來的人。

這個城市內的主要景點都是在古城區,首先是城中心的武器廣場(Plaza de Armas),西班牙在新大陸的殖民者,為保衛城市及防止入侵,都會在城中心設立廣場,以便放置武器,並方便於緊急時召集人力,重要的行政機構及教堂也設立在廣場周遭,城鎮的重要活動也都會在廣場舉行,久而久之廣場遂成為城市的行政中心。Arequipa的武器廣場也不例外,它是城市的中樞,也是市民聚會的理想地點,果不其然我們看到廣場聚集許多年輕男男女女,好不熱鬧。

 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 

武器廣場旁有雄偉的大教堂,它見證城市的發展,也是市民信仰及精神的寄託。此外,位於廣場附近有座Casa del Moral銀行,於1730年建造,建築物的雕刻揉合了西班牙以及印加人文化元素,是秘魯保存最好的混搭式建築之一。

 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 

這裡的人和善好客,我和Sandra在廣場附近本想拍攝街景,旁邊一位拿著好大一個停(西班牙文PARE)字的交警大叔正在指揮交通,他見到我們立即熱情向我們打招呼,並邀請我們和他一起合影,他雖然長年在烈日下工作而膚色黝黑,但臉上堆滿熱情的笑容,令我們感到這個城市的溫度。

 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 

 

整個城市中最驚為觀止的景點應該要數聖卡塔莉娜修道院(Santa Catalina Convent)修道院建於1579年在舊城區佔地大約兩公頃的面積在鼎盛時期,據說修道院裡面有450人居住(1/3是修女),許多修女進入修道院後就終生委身,很難想像她們在持守信仰的事上是多麼地堅決及堅持,1970這一年修道院在封閉了400多年後終於對外開放修道院裡面有自己的街道、房子及墓園,是城鎮中的小城鎮,裡面有許多不同庭院,目前還有多位修女在修道院居住。

 

 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 

修道院不僅是阿雷基帕的寶藏,也是秘魯的國家遺產,它於1944年獲得祕魯政府認可,並於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文化遺產。修道院內有一座博物館,有幾個不同的畫廳收藏了美洲大陸最重要的宗教藝術作品,例如大約400多幅美麗有關聖經的作品,作品揉合印加和西班牙兩種文化的元素。

 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 

Arequipa市西區有處亞納瓦拉(Yanahuara)觀景台,這座Yanahuara觀景台地勢較高,是Arequipa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,它建於19世紀,位於Yanahuara區。Yanahuara觀景台視野相當遼闊,是欣賞火山的絕佳地點,許多觀光客到了傍晚便會來到這裡,它由幾個由火山石製成的拱門組成,拱門上披著象徵秘魯顏色的紅白色長布,其正面並雕刻著這座城市傑出人物的名言。

 

觀光客從這裡不僅可以俯瞰整座城市,也可觀賞市郊著名的Chachani、Pichu Picchu及Misti等三座雪山,從拱門望出去可以看到最能代表Arequipa的精神象徵的Misti火山。傍晚的Misti火山在陽光照耀下,觀光客能看清楚山上的高低起伏的紋路,這個時候我才發現原來在光線下的火山也可以這麼美麗。

 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 

Arequipa最出名的人物要數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秘魯作家尤薩(Mario Vargas Llosa),Arequipa有座以尤薩為名設立的圖書館,尤薩於1936年出生在Arequipa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,曾經作過記者及教授,小說作品主題大都描寫社會底層生活,顯現社會改革色彩1990年曾競選秘魯總統但未當選

我第一次認識到尤薩是在多明尼加的報紙介紹這位祕魯文學家2000年出版的小說「公羊的盛宴」(La fiesta del Chivo),這是一本以多明尼加歷史為背景,結合虛構及歷史的方式,描寫多明尼加獨裁總統德魯希優(Rafael Trujillo)1961年遭到暗殺的事件,尤薩質疑獨裁者權力的無限擴張及社會容許的極限,認為就算在最黑暗的時刻,權力也不能腐蝕人心,道德仍可恢復,儘管2000年多明尼加已走向民主化,然而這本描寫多國過去一段政治黑暗事件的著作,還是引發多明尼加國內熱烈討論及反思。而後來諾貝爾獎官方頒獎給尤薩,主要是推崇他長年在「對權力結構的描繪,以及犀利刻畫個人的掙扎反抗」的努力。

 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 

許多拉美大城市都有開闢行人徒步區,Arequipa城也有一條行人徒步商業街叫梅卡德雷斯街(Calle Mercaderes),這條街從武器廣場的大教堂一側開始沿途有許多老房子,除了匯集Arequipa市重要的企業外,也遍布許多手工藝品店、羊駝服裝店、珠寶店、餐廳、咖啡廳及購物,造訪Arequipa城的觀光客都會來這裡購物,從徒步街可以看到塔樓及大教堂,是拍攝日落的理想地點。 

 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 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(以上3張照片擷取自google map)

 

在離開Arequipa前一晚,我和Sandra在武器廣場旁的Arequipa Suite Plaza Hotel飯店頂樓看夜景俯瞰武器廣場以及點燈過的大教堂,Arequipa的夜景果然迷人由於早晚溫差大,飯店還特別提供羊駝毛作的Chumba(或Poncho 是秘魯特有的斗篷)給我們禦寒,坐在頂樓觀賞夜景的同時,有位身穿秘魯傳統服裝的小姐來和我們合照,我猜他們大概已經接待許多觀光客,了解觀光客的需要,讓我和Sandra感覺很很貼心,也為我們在這裡的假期畫下美好的句點

 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 

拉丁美洲--秘魯白城之旅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on Julián Huang 的頭像
    Don Julián Huang

    浮雲遊子在拉美-Notas de Don Julián

    Don Julián 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