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拉丁美洲--智利巴塔哥尼亞的湖光山色-2

 

我們早上剛從奧索諾火山(Volcan Osorno)下山後,就沿著延基韋湖東岸及北岸環湖一周,但碰到一路顛簸的土路進退不得,好不容易抵達奧克泰港後才脫離險境,事實上智利由於幅員遼闊,加上政府預算有限,沒有鋪柏油的馬路很常見,稍微偏僻的地方經常都會碰到,對車輛底盤是個不小的挑戰,隨著近幾年延基韋湖聲名大噪,國際觀光客越來越多,相信環湖的觀光設施應已與時俱進。

 

拉丁美洲--智利巴塔哥尼亞的湖光山色-2

(上述照片截取自Google Map)

 

延基韋湖的西岸有個美麗的德國小鎮福祿第亞(Frutillar),我們曾經分別沿著湖岸公路到福鎮一遊,公路沿岸都是豐美的牧草,這裡到處會見到成群的牛羊,小鎮是延基韋湖畔最美麗的村莊之一,德國自19世紀興起向新大陸的移民潮,主要湧向以阿根廷與智利為主的南美洲,智利境內有許多德國移民社區,其中以福鎮最有名,1856年德國移民在蒙特港登岸後抵達這裡時,發現延基韋湖及Osorno火山很像歐洲瑞士的風光,加上土壤肥沃及氣候適宜,很適合農牧業發展,所以就定居在此。

 

拉丁美洲--智利巴塔哥尼亞的湖光山色-2

 

德國自19世紀興起向新大陸的移民潮,主要湧向以阿根廷與智利為主的南美洲,智利境內有許多德國移民社區,其中以福鎮最有名,1856年德國移民在蒙特港登岸後抵達這裡時,發現延基韋湖及奧索諾火山很像歐洲瑞士的風光,加上土壤肥沃及氣候適宜,很適合農牧業發展,所以就定居在此。

 

拉丁美洲--智利巴塔哥尼亞的湖光山色-2

 

鎮上除面湖的美景,還有水上劇院、路德教會及德國博物館。早期的移民在此建造房屋、水磨坊、倉庫和花園,後來鎮民決定保留這些遺物,在博物館看到這些遺物,使人聯想到先民離家背井遠渡重洋,在一片荒蕪中披荊斬棘,重新開啟人生的情景。觀光客在福鎮可以享受輕鬆的氛圍,沿著湖岸探索,到處可以發現德國移民的足跡,包括色彩繽紛的房屋、美麗的庭院、美味的巴伐利亞美食餐廳及旅館(由房屋改建)。

 

 

拉丁美洲--智利巴塔哥尼亞的湖光山色-2

(上述照片截取自Google Map)

 

小鎮湖邊有家水上劇院,被認為是智利最大的劇院,也是南美洲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好的音響劇院,每年音樂節傳統上都會舉辦連續兩週的音樂會,稱為音樂節或音樂週(Semanas Musicales),大概於1月底和2月的第一周在劇院舉行,每年吸引數千名遊客,當地政府建造如此華麗的劇院,有意帶動南部音樂風氣並行銷福鎮的觀光,被譽為音樂之城。

 

 

拉丁美洲--智利巴塔哥尼亞的湖光山色-2

(上述照片截取自Google Map)

 

我和Sandra在鎮上散步累了,就到水上劇院樓下咖啡廳休息,從大片的落地窗可以欣賞對面白色火山的湖景,在咖啡廳品嚐一份有德國奶奶味道的蛋糕Kuchen或蘋果派,聆聽著輕柔的音樂,讓我們暫時放下過客的匆促,隨著音樂融入這美麗的情境,試著為自己的心找到安歇之所。

 

 

拉丁美洲--智利巴塔哥尼亞的湖光山色-2

 

隔天我們一早啟程去佩卓威瀑步(Salto Petrohue),這個瀑布位於巴拉斯港以東60公里,位於鬼湖(Todos los Santos)下游,是佩卓威河(Petrohue)上游的滑道式瀑布。

 

拉丁美洲--智利巴塔哥尼亞的湖光山色-2

 

佩卓威瀑布位於羅薩雷斯國家公園(Vicente Perez Rosales)境內,緊鄰巴拉斯港(Puerto Varas)通往佩卓威地區的第225號公路旁,周遭被安地斯山脈的森林所圍繞。

 

拉丁美洲--智利巴塔哥尼亞的湖光山色-2

 

儘管瀑布高低差不大,但水勢湍急,冬季雨水多的時候,瀑布的水量就會更豐沛,雖然正值夏天水量較少,但在現場仍會感到瀑布水勢的威力。

 

拉丁美洲--智利巴塔哥尼亞的湖光山色-2

 

除了瀑布外,登上觀景台,周遭的景致也讓人驚豔,因為在瀑布前可以清楚近距離看到Osorno及Calbuco兩座火山,在陽光照耀下,尤其是Calbuco火山,山頂上的積雪與輪廓都清晰可見。

 

拉丁美洲--智利巴塔哥尼亞的湖光山色-2

 

雖然智利南部還有其他湖泊與雪山,但原始及樸實的Osorno與Calbuco兩座火山、Petrohue瀑布及延基韋湖在這裡與德國小村美麗的相遇,無疑地是我們心中最美麗的圖畫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on Julián Huang 的頭像
    Don Julián Huang

    浮雲遊子在拉美-Notas de Don Julián

    Don Julián 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